老师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
来源: | 作者:孙钥鑫 | 发布时间: 2022-04-12 | 72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顾名思义,老师语言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中的语言,是在课堂中用来组织课堂各个环节重要工具,是“传道,授业,解惑”的主要手段。教师语言又分“有声语言”和“无声语言”两种。

一、有声语言在讲课时的作用

法国的蒙田说过:语言只是一种工具,通过它能使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得到交流,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。

(一)教师语言要和新时代现代化课堂相结合

新入职初期,自认为有了教参和互联网的强大支持,在经过充足的时间准备之后,上一节思路清晰,环环相扣,精彩纷呈的公开课不是什么难事。但是一开口讲课,再加上比较紧张,问题就出现了:精心设计的问题忘记了,字字斟酌的小结说错了,课件章节衔接的不够恰当。经历过这次令人尴尬的公开课教学,我深深的感受到: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,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,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,语言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教学手段,仍然是其他方式无可替代的。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把教学语言融入到每一节课,每一张PPT以及上课时的每一句话。

(二)等待也是一种尊重和教育

在课堂上,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,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了解并满足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。一次我听了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,下课后有一位学生带着很难受的心情向我倾诉:“老师,我今天上课特别难受。”“为什么呢?”“老师提问我一个问题,我正在想用哪种思路来回答更好,但老师不容我想一想,以为我不会,就让我坐下,让另一位同学回答了。我越想越难受,我明明快想出来了嘛。”课堂上,教师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行为,竟给这位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。其实,我们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,有时候一定的等待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,等待也是一种教育。

(三)营造波澜起伏的语言情感

营造波澜起伏的情感艺术,首先要善于比喻,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,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,把课堂气氛营造的波澜起伏、激动人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。其次语言要生动形象,有波澜起伏,通过速度的变化形成音乐般的节奏美,有时像高山瀑布飞流直下,有时随村边小溪涓涓流去。讲到难点、重点就要加强语气,放慢速度,讲述时语言要生动形象,善于描绘,使学生如闻其声,如见其人。

(四)妙用幽默风趣的语言

教师要有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。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学生受到感染,在笑声背后是智慧的启迪,是爱心的呼唤,是师生课堂交流的润滑剂,是创造性思维劳动的结晶。含蓄幽默的课堂上能使思维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的神经得以松驰,并适当调节课堂气氛,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起到益智明理的作用,也能使学生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。

二、无声语言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

“龙归晚洞云犹湿,麝过春山草本香。”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的举手投足、言谈举止都极为重要,一堂优质课除了具备教师流利的普通话,流畅的语言,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外,还需要教师运用无声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。教师的眼神、手势、仪表、动作、姿态以及身体各部位都在表情达意,传递信息,它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,对学生的引导、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(一)善用眼神

眼睛使心灵的窗户,善用眼神的交流,才能把握课堂的气氛。贪玩使孩子的天性,当上课铃声响后,他们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。这时,就需要我们用眼光扫视整个教室,提示他们从课间活动的兴奋中转移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上来。上课时,教师用充满活力、愉快、自信的神情来感染学生,能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。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增多时,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会提高。

(二)善用表情

面部表情是学生接受教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。教师好的面部表情能传达真挚和温暖,使学生如沐浴春风,增强自信心,提高自我表现能力。如果教师总是表情阴沉严肃,给学生以恐惧感,学生会显得很紧张,这样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。

(三)善用手势

形象、生动、活泼的手势是课堂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。教师讲课时附以适当的手势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,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,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感染力。例如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,可以不说“请举手”,而是自己做个举手的动作,这时学生就领会地举起手来;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,可以不说“请某某说”,而是把手伸向要请的学生,手心向上抬起做出热情邀请的动作,学生自然领会意思站起来答题。

(四)善用姿态

学生模仿能力强,易感化,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他们。教师良好的姿态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受,还能使学生心情愉悦,学习热情高涨。教师在课堂上站立或走动时的状态,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影响。它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,还能让学生欣赏、喜欢上这位教师,并因此喜欢上这门学科。

总之,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。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,而且是演说家,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,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过来,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,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。因此,不论是老师的有声语言,还是老师的肢体语言,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,不断总结,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。